• 做不了選擇,是因為選擇太多
  • 做不了選擇,是因為選擇太多

    這些年來畫著圖,總會遇上幾個人,可能是舊雨,也可能是新知,問到我為什麼會選擇畫圖,但其實,從來不是我選擇畫圖,而是,我只有畫圖這麼一個選擇而已。 那年,大學學妹從花蓮隻身帶著大畫板,告訴我,在醫院化療不知道做什麼的時候,就畫畫吧,而我也的確在術後的12次化療期間,畫了一些「話」。 直到結束了每個月

  • 選擇,是帶光的

    我們一輩子,都在不斷的選擇。 然而,我將是否可以將術後化療定義為一種選擇(option),可能無法選出最佳答案,而是對自己而言,在那個時空,在那個狀態,選一個自己想要,也適合自己的答案。 人們說休息,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,而我說化療,是為了延續更多的夢想。開刀後的我,選擇面對12次高強度化學治療,但必須忍受

  • 選擇,是帶光的
  • 用畫筆縫合,七十多公分的傷口
  • 用畫筆縫合,七十多公分的傷口

    醫療團隊造了一艘船,讓我不再在汪洋中載浮載沉,結束了長達十多小時的開刀,終於要接著下一個挑戰-術後化療。朋友家人是我的一把槳,他們能夠幫助我在這條航道前進,但真正的開始前進,仍須靠自己使命的划。 開完刀沒多久後的第一次化療,剛打到第三天的藥物,便發起了高燒。主治醫師緊急將我的化藥撤下,抽血、量體溫

  • 時間的海

    生命的寬廣,如同海洋般的遼闊。生命的際遇,更如海浪般的起伏。 原本以為順利開刀後的我,可以逐漸邁向康復之路,無奈些許的誤差,將我推向另一波的考驗。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,開刀還不滿24小時的我,人工髖關節就脫臼了兩次,第一次即時被醫生發現,馬上接了回去,第二次卻沒這麼樣的幸運。被推回一般病房休息的我,護理師們

  • 時間的海
  • 放棄,從不該是一個選擇
  • 放棄,從不該是一個選擇

    勇敢真的好難,但放棄,從不該是一個選擇。 還來不及等待化療副作用「掉髮」的到來,也不浪費等待左胸口傷疤癒合的時間,父親預約了醫院樓下髮廊的理髮師來到病房,要為我的這場戰鬥,率先揮出第一棒。躺在病床上,讓理髮師將自己的長髮分成四等分綁起,每剪下一束,就是減去了一個季節,從那刻起,我的生命必須與正常的四季暫

  • 那一年,我21歲

    你可還記得21歲時候的自己是什麼模樣? 我想,我的21歲,不管過了幾年,我都不會忘。 21歲,大學三年級升四年級的暑假,該是編織著夢想的藍圖,規劃著將要來到的大四生活。 已經在大三就將通識課程修完的我,預備了滿滿的時間準備好要來進行畢業製作,同時,我為大四的自己安排了兩份打工,就在一切都準備好,快要抓住理想之際

  • 那一年,我21歲
  • 故事的開始
  • 故事的開始

    2012年的9月,我被醫生宣佈罹患了五年存活率只有8%的罕見骨癌,醫生告訴我,即使開刀成功,也必須倚賴著輪椅,能不能活超過五年,是個未知數。一夕間,我失去了二十年來辛苦建立起的高牆城堡,失去了自己最引以為傲的獨立堅強,我驚慌失措、不斷掙扎,那一天我像是被吸進了無止盡的黑洞,我拼命的想拉住些什麼,卻什麼也抓不到

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,本網站 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。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,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